首页 > 

明英宗夺门之变是不是多此一举

时间:2024-04-18 19:54:49 浏览量:14072

大明风华朱祁镇多少集被俘虏

明英宗夺门之变是不是多此一举?

认为夺门之变是多此一举是明英宗后来的看法,这个看法的产生是基于英宗复位后协理国政的重臣李贤的观点。

(明英宗)

(李贤,明代名臣,亦称李南阳、李文达)

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记载:

(英宗)与贤语及夺门功,贤对曰:“迎驾则可,夺门二字岂可传示后世?陛下顺天应人以复大位,门何必夺?且内府门宁当夺耶?当时亦有以此事邀臣者,臣辞不与。”上惊问故,贤对曰:“景帝不起,群臣自当表请陛下复位,此名正言顺无可疑者,何止夺门?”

《明史李贤传》也记录了类似的话,认为如果依照名正言顺的迎驾复位,则“此辈(指石亨、曹吉祥等)又安得邀升赏?招权纳贿安自起?老成耆旧依然在职,何止有杀戮黜降之事,致干天象?《易》曰: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正谓此也。”

因为英宗如果不举行所谓“夺门之变”也能复位,所以“夺门之变”是石、曹等人以英宗作为赌注进行的政治投机,所以“夺门之变”是多此一举,这个说法似乎言之成理。

(夺门之变相关剧照)

特别是英宗后来在孙太后这里发现襄王朱瞻墡写给景帝(明代宗)的两封信和襄国金符,信中内容是劝景帝尊礼“上皇”(明英宗),无忘恭顺,而所谓“金符”是召藩王入觐所专用的凭证,金符在太后这里,那么自然没有所谓召襄王世子入继大统的事情——英宗夺门的理由以及于谦的罪名自然不能成立,更加说明夺门之变是多此一举。

可是仔细考察则未必如此。

景帝病重将死,而且没有儿子,但这就意味一定是英宗复位吗?其实不然,因为当时还有另外一个选择,那就是立英宗的儿子沂王朱见濬(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,英宗复辟后改名见深)为皇帝。

王直、胡濙、于谦等曾经集会商议立储(是为景帝立储),推举三元及第的商辂起早奏疏,其中的警句是:

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,当立章皇帝子孙。

明宣宗(宣德帝)两子,长子为英宗,刺字为景帝,景帝无子,但可以立英宗之子,这符合统绪即立宣宗章皇帝子孙。

但是这样一来,对景帝是补过,对英宗则同样也是鸡飞蛋打,儿子当皇帝和自己当皇帝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。

从这个意义上,夺门之变对英宗来说,绝非多此一举。

另外,英宗在南宫特别是最后三年,始终生活在恐惧之中,从他的心理出发,只要尘埃没有落定,他就没有基本的安全感,李贤和后世史家从事后出发推论他没有必要政变,对于当时的英宗的决策来说,其实没有参考意义。